**近一種蟲子又出來搗亂了,它叫隱翅蟲,喜歡在燈光下活動,網傳它的毒性極大,拍打后會致人死亡。隱翅蟲危害大怎么防治它?據專家稱,其實隱翅蟲并沒有那么毒,相較于白紋伊蚊、恙蟲、滴水觀音這些生物來說,隱翅蟲算是毒性**弱的了。不過拍打這種小蟲子之后皮膚會有燒灼感,變得紅腫又瘙癢難耐。潤美蟲控建議大家看到隱翅蟲千萬不要怒拍,要輕輕的吹走它們。
隱翅蟲又被稱為“影子蟲”、“青腰蟲”,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,屬昆蟲綱,鞘翅目,隱翅蟲科。是鞘翅目中物種**豐富的一科。鞘翅極短,因該科大多數種類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。其中,毒隱翅蟲因體內有毒液而對人有威脅,但并不致命。隱翅蟲的毒害并非蟲體螫咬人體所致,而是由蟲體內所含之刺激性毒素「隱翅蟲素」造成的。隱翅蟲素附著皮膚后會產生緩慢痊愈的壞死性紅斑。隱翅蟲在皮膚上爬行時,就會從關節腔中分泌出體液(富含隱翅蟲素),而引起皮膚病變,造成線狀的病灶;當蟲體被打死或捻碎時,則會造成毒液大量濺出,形成糜爛的局面,這時若患者之手指沾到毒液,再去碰觸到的皮膚,會有如同抹果醬一般,將毒液散布開來而引起廣泛的病灶。也就是說因為蟲子在人體曝露部位爬行而造成線狀痕跡,當不自覺地打死或夾死蟲體會造成大片糜爛的病灶。
1、隱翅蟲皮炎的感染途徑:
一般昆蟲性皮炎常由昆蟲體內的毒素如芫菁素、螞酸、斑蝥素和類斑蝥素引起。芫菁素主要存在于芫菁科的昆蟲體內,體液接觸皮膚后會引起皰疹皮炎。螞酸類毒素則常存于蜂、螞蟻體內,通過尾刺螫人而引起皮炎。斑蝥素和類斑蝥素,主要存在于擬天牛科昆蟲中。
隱翅蟲皮炎則是由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。在病原蟲發生季節,由于夜晚燈光引誘,致蟲通過開放的門窗進入室內,在人們周圍爬行,常因爬行引起異樣感,被人用手在皮膚上有意無意的拍打、壓碎或搓揉,毒汁溢出,粘染皮膚和手,手再去撫摸它處皮膚時,導致皮膚受害。
隱翅蟲體液感染人皮膚的途徑有3種:
1)直接把蟲體揉碎在皮膚上所致,成為直接感染;
2)蟲體的碎片污染了手指,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導致感染,稱為間接感染;
3)蟲子隱藏在衣物、洗臉巾中,使用時把蟲體搓爛毒液污染在上面,接觸皮膚后導致感染。
直接接觸蟲體體液是引起隱翅蟲皮炎的主要途徑。
2、隱翅蟲皮炎的癥狀:
皮損為紅斑,膿皰,呈條狀,點狀及片狀,以條狀(一條或多條)或不規則排列小膿皰,極似皮膚被竹簽刺傷后繼發感染所致的形態,點狀者約如綠豆或稍大的鮮紅色丘疹及斑塊,表面亦可有小膿皰,孤立散在或數個排列呈條狀或簇集成群,多侵及顏面部,次為頸部,上、下肢及軀干,陰部皮膚亦常被累及,片狀損害以陰囊多見,邊緣境界不清。 少數皮損范圍廣,炎癥較著患者,常伴頭痛,頭昏及發燒等全身癥狀,淺表淋巴結可腫大,患者常自覺有劇烈灼痛及灼癢感,一般1~2周內痊愈,愈后遺色素沉著或減退斑。
3、治療原則:
及時徹底地清洗掉受害部位的毒液,減輕對皮膚的傷害,其方法:
1)按皮膚科一般護理常規;
2)用肥皂水反復清洗受損皮膚;
3)用4%的蘇打溶液或10%的氨水反復擦抹受損皮膚,中和毒素;
4)避免或去除可疑致病因素,如食物、藥物、吸入物、接觸物和慢性病灶等;
5)出現皮炎,及早用肥皂水清洗,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,若紅腫明顯或有糜爛面,可用1:5000高錳酸鉀冷濕敷,若有感染,急性抗感染治療;
6)對嬰兒濕疹,暫不預防接種,也勿接觸單純皰疹患者,以免發生皰疹性濕疹。
4、預防措施:
發動眾人清除房屋周期的朽木、廢料、雜草、搗毀隱翅蟲的棲息地和孳生場所。不要在室內堆放廢舊物品,保持室內清潔、整齊,使侵入室內的隱翅蟲無躲藏之處。夏季需要夜間作業的單位,安裝紗門、紗窗,阻止夜間活動的昆蟲(包括隱翅蟲)飛入室內,減少人體接觸隱翅蟲的機會。
夏季到來時,在室內可用凱素靈或奮斗吶等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作為滯留噴灑,在2-3個月內能有效殺滅飛入室內的隱翅蟲。發現有隱翅蟲在身上爬行時,不要用手拍打、揉搓,輕輕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將蟲子拿掉。若手已接觸蟲的碎片,立即用肥皂水反復清洗。
盛夏季節,避免開窗開燈睡覺,可有效防止隱翅蟲趁人入睡后亂爬亂竄傷及人體,引起皮炎。
潤美蟲控**殺蟲公司,竭誠為您服務,歡迎來電咨詢!